产品知识
壳寡糖与人体健康(十)
发布日期:2011-09-25 作者:格莱克
十、壳寡糖如何被人体吸收?分布如何?
吸收是指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单细胞动物直接从生活的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 ;多细胞动物消化管(腔)内,各种食物的消化产物和水分、盐类等物质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以及脊椎动物肾小管中的物质重新转运到血液,都属于吸收。吸收的方式多种式样,但都是为了供应机体营养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物质在进入体内经由口腔和胃内的酶消化之后,绝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其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而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进入其内的80%的水和90%的Na+和Cl-。常见的物质在哺乳动物小肠吸收的方式有被动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内吞等。
对于糖类物质,一般认为只有当分解为分子量比较小的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各种小分子量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对于小分子量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它可逆着浓度差进行,能量来自钠泵,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纹状缘上存在着一种转运体蛋白,它能选择性地把糖从纹状的肠腔面运入细胞内,然后再扩散入血。各种小分子量糖与转运体蛋白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导致吸收的速率也不同。转运体蛋白在转运单糖的同时,需要钠的存在。一般认为,一个转运体蛋白可与两个Na+和一个葡萄糖分子结合。由此可见,钠对单糖的主动转运是必需的。
哺乳动物产生的内源性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限制于α-1,4糖苷键,而对其他类型的糖苷键不能分解或分解能力较弱。壳寡糖是由N-乙酰-D-葡萄糖胺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寡糖,不能被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消化酶降解,但是壳寡糖的水溶性大于99%。根据国外相关文献的报道,我们可以推测,壳寡糖在体内主要在小肠被吸收,而其吸收的方式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透过小肠上皮细胞的间隙进入体内,从而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其生理功能。
通过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观察证明,壳寡糖随着分子量的升高,吸收的效率降低。并且观察到分子量为3.8KDa的壳寡糖比分子量为230KDa的可溶性壳聚糖吸收效率提高了23~25倍 。研究发现壳寡糖的吸收与壳寡糖分子量紧密相关,分子量越大的壳寡糖穿过上皮细胞间隙时越困难。
研究者以实验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4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小鼠的肝、肾、脾、心脏、胸腺中都检测到了经FITC标记的壳聚/寡糖,相比高分子量的壳聚糖(HCS)、中分子量壳聚糖(MCS)和水溶性壳聚糖(WSC),壳寡糖在组织中的残留很少,猜测可能是由于壳寡糖的分子量较低,在胃中少量几丁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降解为更小的分子,被机体吸收,而并不在组织中积聚。通过对小鼠灌服聚合度分别为2~5的壳寡糖单体表明,壳二糖和壳三糖的吸收效果良好,灌服30分钟后在血浆中出现最大浓度;而壳四糖和壳五糖在血浆中只能检测到较低的浓度。
壳寡糖口服后很快进入血液,并且血液中监测壳寡糖的量在1小时内即可达到最高值。而对于可溶性壳聚糖来说,由于其分子量要高于壳寡糖分子,因此在血液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血药浓度要小于壳寡糖,并且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也比壳寡糖要有所推后。壳寡糖进入体内后迅速进入各个器官中,其中在肝脏中的浓度较其他组织中要高。在肾脏,脾脏,肺,淋巴等器官中也都发现有壳寡糖的分布。这也是壳寡糖在机体内产生诸多的生理活性的基本前提。
吸收是指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单细胞动物直接从生活的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 ;多细胞动物消化管(腔)内,各种食物的消化产物和水分、盐类等物质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以及脊椎动物肾小管中的物质重新转运到血液,都属于吸收。吸收的方式多种式样,但都是为了供应机体营养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物质在进入体内经由口腔和胃内的酶消化之后,绝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其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而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进入其内的80%的水和90%的Na+和Cl-。常见的物质在哺乳动物小肠吸收的方式有被动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内吞等。
对于糖类物质,一般认为只有当分解为分子量比较小的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各种小分子量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对于小分子量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它可逆着浓度差进行,能量来自钠泵,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纹状缘上存在着一种转运体蛋白,它能选择性地把糖从纹状的肠腔面运入细胞内,然后再扩散入血。各种小分子量糖与转运体蛋白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导致吸收的速率也不同。转运体蛋白在转运单糖的同时,需要钠的存在。一般认为,一个转运体蛋白可与两个Na+和一个葡萄糖分子结合。由此可见,钠对单糖的主动转运是必需的。
哺乳动物产生的内源性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限制于α-1,4糖苷键,而对其他类型的糖苷键不能分解或分解能力较弱。壳寡糖是由N-乙酰-D-葡萄糖胺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寡糖,不能被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消化酶降解,但是壳寡糖的水溶性大于99%。根据国外相关文献的报道,我们可以推测,壳寡糖在体内主要在小肠被吸收,而其吸收的方式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透过小肠上皮细胞的间隙进入体内,从而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其生理功能。
通过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观察证明,壳寡糖随着分子量的升高,吸收的效率降低。并且观察到分子量为3.8KDa的壳寡糖比分子量为230KDa的可溶性壳聚糖吸收效率提高了23~25倍 。研究发现壳寡糖的吸收与壳寡糖分子量紧密相关,分子量越大的壳寡糖穿过上皮细胞间隙时越困难。
研究者以实验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4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小鼠的肝、肾、脾、心脏、胸腺中都检测到了经FITC标记的壳聚/寡糖,相比高分子量的壳聚糖(HCS)、中分子量壳聚糖(MCS)和水溶性壳聚糖(WSC),壳寡糖在组织中的残留很少,猜测可能是由于壳寡糖的分子量较低,在胃中少量几丁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降解为更小的分子,被机体吸收,而并不在组织中积聚。通过对小鼠灌服聚合度分别为2~5的壳寡糖单体表明,壳二糖和壳三糖的吸收效果良好,灌服30分钟后在血浆中出现最大浓度;而壳四糖和壳五糖在血浆中只能检测到较低的浓度。
壳寡糖口服后很快进入血液,并且血液中监测壳寡糖的量在1小时内即可达到最高值。而对于可溶性壳聚糖来说,由于其分子量要高于壳寡糖分子,因此在血液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血药浓度要小于壳寡糖,并且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也比壳寡糖要有所推后。壳寡糖进入体内后迅速进入各个器官中,其中在肝脏中的浓度较其他组织中要高。在肾脏,脾脏,肺,淋巴等器官中也都发现有壳寡糖的分布。这也是壳寡糖在机体内产生诸多的生理活性的基本前提。
上一篇: 壳寡糖与人体健康(九)
下一篇: 壳寡糖与人体健康(十一)